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发展冰雪产业,让“冷资源”释放“热动力”

更新时间:2025-10-23 浏览量: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体育总局近日发布《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我国冰雪产业规模从2015年的2700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98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0053亿元。这组数字,不仅勾勒出中国冰雪经济“十年磨一剑”的壮阔图景,更是“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成为体育强国建设与民生福祉提升同频共振的时代缩影。
      政策引领为冰雪经济注入强劲动能。回顾2015年,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成为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愿景,拉开了政策密集扶持、产业系统布局的“黄金十年”序幕。近年来,《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等重磅文件相继出台,从设施建设、装备制造、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等八大方面提出24条实招硬策,构建起冰雪运动、文化、装备、旅游全链条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这种前瞻性与系统性兼备的政策布局,有效打破了冰雪资源的季节与地域限制,推动产业从初期的政策驱动,稳步迈入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万亿规模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消费升级驱动冰雪市场持续升温。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转变,冰雪运动逐渐从专业竞技场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新时代消费升级的鲜明标识。2024—2025冰雪季,全国居民冰雪消费总规模突破187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5%,“Z世代”年轻群体成为消费主力,推动冰雪旅游呈现出体验化、社交化、时尚化的新趋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多元消费场景的创新让冰雪经济焕发了新活力:“冰雪+专列”串联区域优质资源,“冰雪+温泉”打造冬日休闲套餐,“冰雪+康养”契合现代健康需求。而京东等电商平台上滑雪装备销量超80%的增幅,清晰印证了冰雪消费正从浅层体验向深度装备升级与技能投入延伸,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韧性与发展潜力。
      区域协同构建全域发展新格局。我国冰雪产业已突破早期以东北为单一中心的传统模式,逐步形成“一区两带多节点”的多极协同发展体系。东北地区依托天然雪域资源,持续巩固传统优势;京津冀地区借助冬奥遗产,打造国际级高端产业集群;西北地区融合“丝绸之路”文化底蕴,发展出独具风情的特色冰雪项目;南方地区则通过室内滑雪场、模拟冰场等技术手段,成功打破气候壁垒,使“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真正落地生根。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单季接待游客量356万人次,到河北崇礼滑雪旅游收入实现翻倍增长,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表明,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策略不仅激活了地方经济新引擎,也让冰雪运动成功跨越地域界限,成为全民共享的现代化生活方式。
      科技赋能支撑产业高质量进阶。在冰雪装备制造领域,我国已形成涵盖滑雪板、造雪设备、防护用具等15大类产品的完整体系,相关企业数量已达约3万家。智能滑雪鞋垫、自发热雪地靴、虚拟现实滑雪模拟器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展现出“中国智造”在细分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在场馆设施方面,截至2024年,全国冰雪场地已达2678个,智能温控、节能造雪、沉浸式体验等技术广泛应用,使得室内外冰雪运动参与品质大幅提升。科技不仅重塑了冰雪产业供给结构,更推动中国冰雪制造从代工跟随向品牌创造转型,朝着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稳步迈进。
      冰雪经济的万亿突破,既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民生福祉提升的鲜活注脚。全国3.13亿冰雪运动参与者、22.13%的参与率背后,是亿万国民对健康生活与精神富足的美好追求在冰雪世界中得到充分回应。研究显示,滑雪场周边两公里内消费金额增长27.97%,对周边零售、交通、餐饮等行业带动作用明显,冰雪经济已成为促进就业、振兴乡村、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冰雪转型,到西部地区的生态旅游致富路,再到城市商圈中涌动的冰雪热潮,冰雪经济已超越传统体育范畴,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载体。
      从2015年申冬奥成功时的宏伟蓝图,到如今即将实现的万亿产业规模,中国冰雪经济用十年时间书写了一场精彩的“冰雪奇缘”。这段历程,既是政策红利、市场活力与科技动力协同作用的成果,也是国家战略意志与人民创造精神交织共鸣的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随着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消费场景持续拓展、国际参与逐步深化,这片由“冷资源”点燃的“热经济”,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持续迸发澎湃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加绚丽的冰雪力量。(作者:路小舟)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发布 文章作者:

上一篇:遴选“逢选必卡”当休矣

下一篇:照亮青年技能成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