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拆除唱“空城计”的戏台

更新时间:2025-11-14 浏览量:

近期,浙江省通报一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将部分基层公共服务场所长期闲置、唱“空城计”的现象推至公众视野。根治这一问题,必须必须深挖思想根源、堵塞制度漏洞,方能拆掉形式主义的戏台。

校正政绩观偏差 从思想根源上杜绝“空城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过度追求“高大上”与“全覆盖”,却忽略了使用实效与可持续性,本质上是功利主义政绩观在作祟。必须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干部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显著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率、群众满意度评价、可持续运营能力等反映实际效能的指标权重,从指挥棒上扭转搞“花架子”工程的倾向。要强化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问责追责硬性挂钩,推动形成唯实、唯干的鲜明用人导向。

紧扣供需精准匹配 从现实环节上避免“空城计”。公共服务设施的生命力源于群众需求,当前部分项目因前期论证不足、决策脱离实际,导致“政府端菜”与“群众点菜”之间出现错位,即便投入再多资源,也难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需推动决策重心下移,落实“先调研后决策”机制,通过走访、座谈、数据分析等方式精准把握群众需求。积极推广“群众点单、部门街道接单”等“菜单式”新型供给模式,避免建成的场所和设施沦为无人喝彩的“独角戏”。对已建成的设施,也要构建动态评估与优化的管理体系,及时调整使用率低的服务内容,功能滞后的场所及时升级,让公共资源“活”起来。

强化全流程监督 从制度保障上防范“空城计”。部分项目重建设轻管理,这种“虎头蛇尾”的现象,暴露出全流程绩效管理和监督问责的缺失。必须强化制度刚性约束,明确运营管理主体责任,构建覆盖“决策+建设+运营”的全流程管理闭环。要特别重视强化建成后的运营维护经费保障和效能评估,将评估结果将纳入考核评价,对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导致资源严重闲置浪费的行为严肃追责,打破“一建了之”的惯性思维。此外,要织密无处不在的公众监督网,将运营情况置于阳光之下,畅通群众评价反馈渠道,让社会监督成为检验服务成效的试金石,用严密的制度锁定形式主义生存空间。(作者:王迦楠)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上一篇:于“泥土”中扎根 于实干中成长

下一篇:平衡产业生态 激活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