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眉山市:实施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 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质效

更新时间:2025-08-18 浏览量:

近年来,眉山市坚持把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实施为期2年的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推动全市510个村集体经济全部实现收益倍增,村均收益达27.4万元,总收益突破1.39亿元,同比增长154.8%,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坚持谋定而动,筑牢“倍增”基础

一是逐村分析研判。市县两级组织、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单位)共同组建调研组,根据山区、丘陵、平原等不同村落形态,以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旅游开发等不同主导产业类型,集中1个月逐村“过筛子”分析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发展潜力,经市县镇村四级会审科学确定“2年逐村倍增”目标及“一村一策”倍增方案。二是加强制度供给。针对基层缺乏政策支撑的普遍难题,将村集体经济纳入县域经济发展整体布局,财政部门设立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与风险基金,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接项目管理办法》等12个配套文件,完成510个村集体经济联合社登记赋码全覆盖,为“倍增”计划夯实制度根基。三是先行试点探索。每个县(区)遴选1—2个班子能力强、发展基础好的村开展试点,打造永丰村、正山口村等先进典型,总结出盘活闲置资产、合股联营分红等经验做法,形成“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

坚持组织引领,优化“倍增”路径

一是增强组织效能。按照“产业发展同链条、地理区位相毗邻”原则,成立片区党委129个、产业党支部209个,整合小散弱资源要素形成规模效应,打造特色农业、康养旅游等经济实体,引导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以技术、劳动、资产入股,成立421家公司进行生产经营。二是强化人才支撑。出台返乡下乡创业22条措施,吸引180名田园明星、新农人等本土人才担任项目负责人,培育440名村党组织书记成为“致富带头人”,邀请46名院校专家教授担任“发展顾问”。三是坚持项目牵引。落实项目补助、税费优惠等40多项扶持政策,用好中省财政扶持资金,撬动国企资源、社会资本投入资金1.5亿元,重点发展循环农业、农旅融合等重点项目1100个。四是健全推进机制。建立领导干部包联制度,710余名市县领导全覆盖联系资源匮乏村、经济薄弱村、发展重点村;明确县乡村责任主体和职能部门责任清单,定期召开集体经济项目现场调度会,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格局。

坚持服务发展,释放“倍增”效应

一是以“倍增”强党建。将收益的10%—15%用于补贴管理费、村党组织运行经费及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提升村党组织及各类组织规范化运转水平,推动“1个村级主阵地+N个村民小组微阵地”村级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建设。探索将一定比例收益作为奖励资金,激励领办项目成效较好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增强党组织凝聚群众、引领发展的积极性。二是以“倍增”兴产业。按15%—50%比例提取公积金,用于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增资本、扩大再生产、兴办农产品制作坊等实业,推动东坡泡菜、眉山春橘、竹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综合产值大幅增长;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资源整合、市场对接中的优势,支持通过土地流转、代耕代种等方式参与撂荒地整治,累计恢复补充和新增耕地9.5万亩。三是以“倍增”促治理。按10%—30%比例提取公益金,用于乡村建设、改善民生、文体活动、困难帮扶以及“道德超市”“积分超市”等支出,培育张成、甘嬢嬢调解工作室等一批矛盾纠纷化解特色品牌,不断以集体经济“活水”滋养基层治理“沃土”。

文章来源:眉山市委组织部 文章作者:

上一篇:冕宁县:做实“三化”举措 推动流动党员管理从“松散化”向“精细化”转变

下一篇:凉山州盐源县:“三个聚焦”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