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世妇会精神,共绘妇女发展新图景
更新时间:2025-10-14
浏览量:
10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并强调,展望未来,我们要重温北京世妇会初心,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凝聚更广泛共识、开辟更广阔道路、采取更务实行动。
这场盛会不仅是对北京世妇会精神的传承,更是在百年变局中为妇女发展开辟新航道的时代宣言。
铸就全球妇女事业的 “根与魂”。1995年北京世妇会具有划时代意义。当189个国家的代表在《北京宣言》中承诺“消除一切形式对妇女的歧视”,人类首次在联合国框架下构建起性别平等的全球行动框架。这份文件提出的12项战略目标,从教育公平到经济赋权,从健康保障到政治参与,至今仍是衡量性别进步的核心标尺。据数据显示,自1995年以来,全球女性劳动参与率提升11个百分点,孕产妇死亡率下降47%,这些数字背后是北京精神催生的全球行动浪潮。中国作为东道主,不仅以开放姿态搭建国际对话平台,更以实践者身份书写东方答卷。从制定首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到将性别平等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从消除绝对贫困中的女性帮扶到数字经济中的女性崛起,中国用28年时间将承诺转化为现实。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中国在政治参与、经济机会等领域的排名持续上升,这正是对北京世妇会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为全球妇女发展注入 “新动能”。当前,全球性别平等事业既迎来历史性机遇,也面临结构性挑战。联合国2023年《性别平等与妇女赋权进展报告》显示,全球女性议员占比达26.5%,创历史新高;但与此同时,女性在科技领域占比不足30%,全球2.7亿女性仍生活在极端贫困中。这些数据暴露出发展进程中的脆弱性与不均衡性。数字革命为性别平等带来新契机。在非洲,移动支付技术帮助农村女性获得信贷;在东南亚,电商平台催生大量女性创业者。但技术鸿沟依然存在,这种“数字性别分割”要求我们以更创新的思维重构发展路径。中国方案正在破解现实难题。通过“春蕾计划”资助300多万名女童重返校园,实施“母亲水窖”工程改善西部女性生存环境,发起“一带一路”女性创新大赛促进跨国合作,这些实践将消除贫困、教育公平、技术赋能等要素有机结合,形成可复制的发展模式。正如联合国妇女署执行主任所言:“中国的经验证明,性别平等不是零和博弈,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
开启妇女全面发展 “新征程”。峰会的召开不是终点,而是加速妇女全面发展的 “新起点”。当前,全球妇女事业正面临新的挑战,面对这些问题,传承北京世妇会精神,关键在于将共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一方面,需要强化 “政策赋能”,推动各国将性别平等理念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妇女发展的资源投入,特别是关注农村妇女、残疾妇女、少数族裔妇女等弱势群体,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妇女。另一方面,需要深化 “国际协作”,打破地域与制度的壁垒,在妇女教育、健康、就业、权益保护等领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比如共同推动女性数字素养提升、支持女性参与绿色经济、建立妇女权益保护的跨国合作机制等。更重要的是,需要激发 “妇女主体力量”,尊重妇女的意愿与选择,支持妇女在各个领域发挥创造力与领导力 —— 因为妇女不仅是发展的受益者,更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此次峰会的召开,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承诺:这不仅是为半边天争取平等权利,更是为全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在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中国正与世界携手,书写属于所有人的进步篇章。(作者:万代红)
上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新兴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莫以隐患多少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