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当医者仁心遭遇规章制度

更新时间:2024-06-18 浏览量: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教师俞莉因分管的患儿病情危重,需要紧急处理,导致上课迟到了29分钟。俞莉老师实施紧急处置后坚持完成了授课任务,但仍被认定为教学差错,受到了扣发2000元奖金、在全院范围内通报批评以及取消本年度评优评先资格的处分。
  这一事件在网上引发了热议,许多网友认为学校的处罚过于机械,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医者仁心和救死扶伤的职责。更有法律人士指出,这种处罚明显有悖公序良俗,应该及时纠正。这一热点事件反映了医院制度与医者仁心在特殊矛盾下的激烈冲突,值得深入讨论严格制度与人文关怀的平衡与选择。
  首先,从学校管理层的角度来看,制度无疑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教育公平的基石。学校制定严格的教学规定,要求教师和学生遵守时间,这是维护教学秩序的必要条件。但万事皆有例外,当教学纪律与医者的救死扶伤职责发生冲突时,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这些规定?俞莉老师的行为,无疑是出于对患者生命安全的负责。在患儿生命危急关,她选择了优先处理患儿的病情,这是一种高尚的医德和职业精神的体现。虽然这导致了上课迟到,但其处理完紧急情况后迅速回到教室,完成了教学任务,并未对学生造成实质性的影响。用网友们的话来说:“当制度与人文道德产生冲突时,学校应该做的是灵活判断处理,而非简单的一刀切。”
  其次,我们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文价值观的塑造。作为医科院校,南方医科大学培养的是未来的医生,是肩负着救死扶伤使命的专业人士。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更应该强调生命至上、医者仁心的价值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教学上。俞莉老师救死扶伤的行为,无疑是给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医德课,理应受到表扬奖励,而非一纸冷冰冰的处罚通告。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教学纪律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可以通过更加人性化的管理,为教师在特殊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理解。例如,建立紧急情况下的报告和协调机制,既能保证教师能够及时处理紧急医疗事件,又能尽量减少对教学秩序的影响。
自古以来,扶危救困的医生本就当得起世间的溢美之词,医者仁心也好,悬壶济世也罢,都是对医生这一高尚职业的赞许。广大网友纷纷为救死扶伤的俞莉老师打抱不平,一众官媒也争相发声,可见,在百姓心中,人文道德永远排在第一,人命关天是百姓朴素价值观中最直观的体现。当医者仁心与制度产生冲突,先人文后制度,先救命后教人才是教育的本质,才是学校应作出的选择。(黄平)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干部要坚持执纪为民 永葆本色

下一篇:“救命医生”迟到受处分,为何引发全社会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