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会理市:用好三法,推动破解基层治理 “小马拉大车”难题
更新时间:2025-05-08
浏览量:
今年以来,会理市紧盯乡镇(街道)、村(社区)权小责大、人少事多、任务超载、责任超载等结构性难题,聚焦“壮马赋能”做加法,着力“轻车减负”做减法,围绕三维保障做“乘法”,全力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让车更“轻”、马更“壮”,有效激发基层动力活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壮马赋能做“加法”,让小马高效“跑起来”。一是选优派强驻村干部。从严把关人员选派,将素质好、业务精、能干事的干部选出来、派下去,从96个市级派员单位选派129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为基层注入“新活力”。根据43个脱贫村村情实际和干部特点,全覆盖对129名驻村干部逐人动态分析研判,严格按照“撤一补一”轮换要求,2024年以来优化调整第一书记4名、工作队员12名,调优配强驻村工作队伍,避免发生“人员缺席”“工作缺位”。二是严控强管抽借基层力量。全覆盖清理统计干部抽调借用情况并建好台账,印发提示函明确清理范围、时限、责任等,涉及抽借调的9名乡镇(街道)干部已于3月底前全部返回原单位工作。对于违规抽借调乡镇(街道)干部的情况,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与班子年度考核挂钩,倒逼各级各部门认真做好规范抽借调工作,全力保障基层工作力量。三是备足建强后备力量。着眼下次村(社区)“两委”换届,重点培养储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全市165个村(社区)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803名,确保每个村(社区)常态化配备4名以上后备干部。成立科技特派服务团,培育本土农业人才1000余人、高素质农民330人、烟草专业生产型带头人350人,下基层开展各类技术服务,不断充实基层一线干部队伍力量。
轻车减负做“减法”,让大车动力“更强劲”。一是精简机构清牌子。全覆盖摸排梳理村(社区)挂牌台账,指导165个村(社区)规范挂牌。坚持市乡村“三级联动”,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标识标牌自查和清理,明确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外部显著位置统一规范悬挂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4块挂牌和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个标识。全市累计清理机构牌子1000余块。二是精文减会解负担。印发《关于减少文件会议的工作提示》,严格执行文件及会议的总量管控和计划管理,全市文件、会议同比上一年只减不增,在发文、开会前严格执行发文立项和会议审批,最大程度缩减办会次数。坚持“短实新”文风,文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严格控制参会人员范围、层级,只安排与会议主题密切相关的单位和领导参加,不搞层层陪会,切实为基层纾压减负。三是清工作群减虚功。按照整合一批、清理一批、注销一批、规范一批“四个一批”,针对发布审核不严、重复交叉过多等重点问题,开展QQ工作群、微信工作群、公众号清理,共清理微信和QQ工作群50余个、微信公众号3个。
三维保障做“乘法”,让基层干事“马力足”。一是提待遇。会理市将“高海临时岗位补贴”统一并入“乡镇工作补贴”项目,按照全市17个乡镇执行档次标准随工资按月发放。乡镇机关公务员的年度考核奖水平,按高于市直机关同职务(职级)人员的20%比例核定发放。二是勤培训。建立基层干部分级培训制度,每年对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民委员会主任进行全覆盖培训。截至目前,各级党组织通过兜底培训覆盖党员14000余人,已全覆盖培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民委员会主任160余名。三是添动力。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或考录为公务员、事业编制。公务员招录计划中拿出31个招录职位面向全社会人员招考,其中2个专门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事业人员招考。2023年以来,2名村书记考入公务员队伍。
上一篇:泸定县:“党建引领+数字赋能” 让治理提“智”更提“质”
下一篇:精准服务促就业 公益赋能助启航——宜宾市翠屏区“求职启航训练营”护航青年就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