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船山区:以改革小切口撬动治理大提升,推动乡村治理“细”治入“微”

更新时间:2025-08-26 浏览量:

遂宁市船山区聚焦乡村治理薄弱环节、关键领域,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划小治理单元改革”,在推动治理范围更精细、应急响应更迅捷、治理成效更显著上全面发力,以微网格治理托起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重塑体系架构 治理模式更加科学

划小网格精治理。船山区立足“统得起来、照应得了”,以传统的“湾、沟、院”等地理形态和生活习俗为基础,自下而上经过反复论证、动态调整,细化微网格1072个,网格治理覆盖范围拓展56%,平均服务面积由0.57平方公里下降至0.37平方公里,实现“一刻钟步行覆盖、5分钟应急覆盖”。选优配强生力军。坚持“网格员、网内选”要求,梳理整合27个农村辅助岗位,组建以“村干部(小组长)为主、农村辅助人员为辅、热心党员(群众)补充”的微网格员队伍,择优选配微网格员1072名,其中党员占比达39.7%。规范管理提效能。实行“考评+轮换”机制,微网格员由乡镇党委统筹考核,村“两委”日常管理,累计表彰奖励表现优异、作用突出的微网格员299名,调整“不胜任、不尽职”微网格员15名,持续优化微网格队伍结构。

精准明责定位 主责主业更加清晰

当好政策宣传的“传声筒”。船山区充分发挥微网格员方针政策、惠民服务等宣传员作用,建立区镇村三级信息联动机制,动员微网格员在防汛抢险、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等关键时期敲门入户,第一时间把关键信息宣传到每一户、落实到每个人,实现基层政策传达时效由3小时加快至1.5小时,重点人群二次回访率提升至100%,村民医保参保率从85%提升至97%。当好信息收集的“顺风耳”。发挥微网格员地熟、人熟、情况熟以及24小时在线状态的“主场优势”,精准动态掌握每家每户矛盾纠纷、生活困难等信息,通过微网格员“能力范围内前置调解,能力范围外迅速上报”的工作模式,有效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前置矛盾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当好应急处置的“吹哨人”。镇村两级深度联动,一体推进“最小应急单元”和“五预”工作机制建设,发生突发事件时,微网格员就地转为现场“指挥官”,达到一个微网格就是一个最小应急单元、一名微网格员就是一级固定的现场“指挥官”的治理成效。自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地质灾害、防汛、火灾等突发事件初期处置成功率达到93%,处置效率提升73%。

着眼常态长效 治理保障更加管用

重培养抓带动。船山区结合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实行“微网格员+村干部”联合培养机制,搭建微网格员参与村级事务评议建议平台,将表现优异且符合条件的33名微网格员纳入村干部后备力量培养。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持续开展微网格员综合能力培训,不断提升微网格员履职能力,让微网格员不仅“看得见”更要“管得好”。分类补强待遇。整合构建财政资金、村集体经济收入、辅助员工资“三位一体”资金保障体系,实行阶梯薪酬与临时补助保障机制,保障微网格员薪酬待遇,按照微网格内常住人口数量,给予微网格员每月50—150元阶梯补贴,针对突发紧急工作,再给予每天50—80元的临时补助,让微网格员愿意干、认真干、干得好。积分制促参与。聚力打破乡村治理中“被领导”“被管理”的思维定式,推行村民志愿服务积分制,微网格员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发起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鼓励村民共同参与活动获取积分,积分可兑换米面油等生活物资,累计发放各类物资价值4.2万余元。

船山区微网格划定以来,镇村两级接访量同比下降66%,乡镇实现重大事件“零发生”,突发事件现场处置率达100%,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格、矛盾不上交、应急反应快”的乡村治理新范式。

文章来源:船山区委组织部 文章作者:

上一篇:靳磊在甘孜州调研时强调 为巩固实现稳藏安康的战略要地提供坚强保障

下一篇:聚焦光影 赋能组工——中江县委组织部开展公务摄影技巧专题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