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四川省中江县: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乡村振兴

更新时间:2025-03-20 浏览量:

近年来,德阳市中江县充分发挥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持续推动组织振兴、红色教育、集体经济、乡村治理高质量发展,着力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建强战斗堡垒,打造组织振兴样板高地。一是建强带头人队伍。坚持科学搭配、结构合理的原则,从优秀农民工、优秀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中选取5人进入红色村党组织班子,从市、县机关选派3名优秀干部到红色村任职,进一步增强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建强活动阵地。整合党群服务、游客服务、村民休闲等功能打造乡村综合体,开设“一月一课”乡村振兴讲堂,每月邀请党员教育师资、农业技术专家进行现场授课,不断提升村党组织抓党建促振兴、发展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治理等能力。三是建强制度机制。推行固定党日活动制度,指导红色村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研究制定主题党日活动年度计划,每月第三周星期五固定开展“三会一课”,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推进党员经常性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深挖红色资源,打造党员教育研学基地。一是挖掘红色资源。坚持“一村一策”建设理念,科学规划红色美丽村庄整体布局,修缮红色遗迹,建设红色展馆,整治道路沿线环境,更新村庄标识标牌,推动红色点位连线成片,形成红色教育研学观光环线。二是开发红色课程。深入访谈革命先烈后人,广泛收集整理中江籍先烈的革命事迹,整合县委党校、黄继光纪念馆的师资力量,开发《重走文家桥,重温斗争史》等系列“微党课”,培育红色村解说人员,增强党员教育工作实效。三是构建红色矩阵。推动红色村与黄继光纪念馆、沼源讲堂等本地红色教育基地签订合作协议,串联“红色研学”线路,形成党员教育培训红色矩阵,着力提升中江红色文化影响力。
      发展集体经济,打造强村富民发展旺地。一是找准发展模式。建立“党建+集体经济+农户”发展模式,村集体流转土地2000余亩开展规模化经营,探索形成“五金”利益联结机制,即村民通过流转土地收租金、务工就业挣薪金、入股分红获“红金”、农业服务拿酬金、集体反哺得现金,有效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二是巩固优势产业。围绕“蚕桑+粮油”两大优势产业,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积极争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上级部门帮扶资金,建成优质粮油产业园1200余亩、蚕桑产业园460余亩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站1座,促进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三是开发研学产业。邀请专业研学团队开展系统性研学功能规划,依托红色文化展陈馆、蚕桑研学中心等场景,因地制宜设计“聆听一堂党课”“体验蚕丝编织”“品尝地道农家宴”等集教育、体验、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研学课程。2024年以来接待研学游客1000余人次,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万余元。

建好和美乡村,打造宜居宜业生态美地。一是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线上全面推广运用“好德行”小程序,线下建立积分超市,健全党建引领积分制管理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制度机制,激励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进行自我管理,构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格局。二是大力整治人居环境。结合“全域无垃圾整治行动”,组建“继光先锋”志愿服务队,发动300余名党员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共同打造优美、清洁、宜居的家园环境。三是持续改善基础设施。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将红色村纳入凯北粮油片区整体规划,成功争取资金1000余万元,全面提升农田、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着力将红色村庄打造为红色文化传承、山水林田相依、清新整洁宜居的和美乡村。

文章来源:中江县委组织部 文章作者:曹育嘉

上一篇:赓续红色血脉 淬炼青年担当——凉山州委党校第62期中青班学员赴皎平渡红军渡江遗址开展现场教学

下一篇:自贡市直机关纪检监察工作委员会开展市直机关纪检干部审理业务专题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