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技能人才支撑
更新时间:2025-10-17
浏览量:
近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成功举办,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等专业项目满满的科技感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十四五”时期,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发展不断壮大,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们活跃在千行百业,用精湛技艺攻克技术难题,以创新实践推动产业升级,不断彰显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价值和重大贡献。
培育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数智化转型,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对新型技能需求激增。我国虽已建成世界最大职业教育体系,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高技能人才供应不足,传统技能人才占比偏高,难以匹配产业升级步伐。技能人才作为“现场发动机”,其精湛技艺是破解生产难题、实现技术转化的关键。壮大技能人才队伍,释放技能红利,才能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加快构建需求导向、数字驱动、产教协同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技能人才发展成绩显著,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建设技工院校超过2500所,平均每年为生产服务一线输送近百万名技能人才,为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提供支撑,破解人才结构性短缺难题,夯实人才强国根基。“新八级工”制度、新型学徒制等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不断健全,让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实现技能与岗位精准匹配,既提升劳动者就业竞争力,又满足企业用工需求,真正实现“以技能促就业、以就业保质量”,助力就业市场供需平衡。
积极营造竞赛搭台、典型引领、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是匠心铸魂的关键举措。从东南沿海到西北疆漠,从技工院校到中央企业,“技能中国行”“世界青年技能日”等品牌活动持续开展,以技能展示、技术交流、成果展演等形式,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种子洒遍神州。青岛、扬州、苏州、沈阳等地设立“工匠日”,以城之名向工匠致敬。近年来,各级人社部门不断完善竞赛体系、加强典型宣传、厚植工匠文化,让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不断提高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认可度,越来越多青年主动选择技能赛道,“白领变蓝领”投身技能岗位成为新热潮,“技能改变命运”的信念深入人心。
匠才聚则百业兴,技能强则国运昌。让更多技能人才“破土而出”,以精湛技艺托举产业跃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技能动能”,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技能人才支撑!(作者:李榴)
上一篇: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如何绘就新篇章
下一篇:下足“慢功夫” 培育好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