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绣花功”:精准考察激活干部队伍活力
更新时间:2025-09-16
浏览量:
治国兴邦,关键在人;干部队伍,正是支撑党和国家事业前行的“中流砥柱”。唯有将那些怀揣干事热情、饱含担当意愿、具备成事本领的干部,精准匹配到合适岗位,方能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新动能。而要实现这般精准识才,就必须在干部考察工作中精雕细琢,下足“绣花”功夫——既要从多个维度全景式勾勒干部形象,掌握其整体情况,又要近距离观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言行举止,在“考准考实”上较真碰硬,坚决杜绝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守护干部队伍的纯洁与健康。由此可见,“知事识人,以事辩才”应成为干部考察工作的根本遵循,要灵活运用个别谈话、实地走访、延伸考察、集体面谈等多元方式,精准拿捏干部在“德、能、勤、绩、廉”五个维度的表现,让考察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平公正,真正实现“吃苦者得实惠、无为者让位置”,在干部队伍中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确保这支队伍始终充满蓬勃生机。
多维度探察,绘就干部形象“工笔画”。干部考察是选贤任能的“第一道关卡”,要选出让组织安心、群众称心、干部认可的好干部,核心在于考察环节深耕细作、求真务实。认识一名干部,不能只看其一时的亮眼表现,更要关注其长期以来的一贯作风与稳定作为。这就要求我们把了解干部的功夫下在平时,通过常态化、长周期的跟踪观察,全方位、深层次掌握干部的真实情况。与此同时,还要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打破“单一视角”的局限,从工作、生活、群众评价等多个维度收集干部信息。如此一来,不仅能更深刻地把握干部的道德修养、能力素质、工作作风,更能有效防范“两面人”混入干部队伍,确保选出的干部经得起时间与实践的检验。
跟踪式监督,打造干部考察“透明窗”。干部的真实表现,绝非自我标榜所能定义。一方面,要通过跟踪式管理,实时掌握干部在不同场景、不同任务中的表现,确保其“台上台下一个样、说的做的一个样”;另一方面,可搭建线上网络平台,及时公开干部考察的相关情况与结果,让干部表现置于群众的“眼皮底下”接受监督。这样做,既能让群众参与到干部考察中来,提升考察的公信力,又能及时发现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干部考核“透明化”,打破了以往干部选用可能存在的“内部循环”壁垒,让考察过程在阳光下运行。在众人的监督下,既能清晰看到干部的闪光点,也能准确识别其短板弱项,让考察结果更贴合实际,真正发挥考察工作“识才辨才、选贤任能”的实效。
凭实绩论英雄,点燃干部队伍“新引擎”。“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干部的常态化管理,本质上是为了全面了解干部成长轨迹与综合表现。判断一名干部是否值得重用,关键要看其是否具备发展潜力、是否拥有充足后劲、是否能在岗位上真抓实干。这就需要我们善于倾听干部的工作思路、观察干部的实际行动、洞察干部的内在品性,从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中衡量干部的表现、评判干部的能力,从而全面、深入地掌握干部的真实水平。此外,让干部在群众监督下成长、在为民服务中干事,不仅能为干部戴上“约束紧箍”,更能促使其增强自我管理意识,提升责任担当精神,主动扛起岗位赋予的重任。在群众需要的每一个角落,干部都能尽心尽责、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作者:张正)
上一篇:为青年干部搭建广阔平台 激发干事创业澎湃动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