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先”之姿筑城:基层党员干部领航人民城市新图景
更新时间:2025-07-18
浏览量: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节点,2025年7月14 - 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胜利召开。这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为城市发展锚定方向,也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城市建设工作中提供了行动指南,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挑重担、积极作为。
率先垂范,笃行城市“以人为本”理念:基层党员干部应以自身行动为标杆,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核心要义贯穿城市工作始终,在细微处见担当,于实处求实效。作为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基层党员干部当以“身先士卒”的自觉深入街头巷尾、社区楼栋,既要“俯下身”倾听老街坊对居住环境的期盼,记录下“盼通风、盼亮堂、盼便利”的民生诉求,也要“站起身”主动对接政策资源,在规划设计中为群众争取合理权益。同时,需以“枝叶关情”的细腻回应民生痛点。针对群众反映的“上学远、就医挤、买菜难”等问题,基层党员干部应主动牵头调研,将零散诉求梳理成“民生清单”,再转化为“行动台账”,用“钉钉子”精神一件一件抓落实。唯有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才能让“以人为本”不仅是理念,更成为群众可感可知的生活改善,让城市真正成为“人民的城市”。
身体力行,助推城市“内涵式”发展:基层党员干部应以务实行动为笔,在城市存量提质的画卷上落墨,将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发展之道融入日常治理,于细微处彰显城市生长的质感与韧性。在城市更新的现场,当以“躬行实践”的姿态破题,面对老旧街区改造,既要带头摒弃“大拆大建”的粗放思维,又要主动探寻“修旧如旧”与功能升级的平衡点,留住城市记忆。在街巷整治中,更需亲力亲为带头践行“低碳生活,既当“宣传员”讲解分类细则,又做“示范员”带头分拣投放。面对污染防治的硬骨头,更要“铁面执纪”,对违规排污、破坏生态的行为及时制止上报,以“久久为功”的坚持守护城市的天蓝、水清、土净,让内涵式发展不仅体现为建筑的更新,更沉淀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与生态底色。
身先士卒,引领城市“协同共治”风尚:基层党员干部应以“排头兵”之姿牵头聚合力,打破治理壁垒,让多元主体在城市治理中各展其长,共绘“众人拾柴”的生动图景。在社区治理的一线,当以“牵线搭桥”的主动姿态激活各方能量,面对小区物业纠纷、环境卫生整治等“老大难”问题,基层党员干部不能“单打独斗”,而应带头组织居民议事会、物业恳谈会,让业主、物业、业委会坐在一起摆问题、商对策,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良性循环,破解“政府干、群众看”的治理困局。在遭遇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等突发情况时,基层党员干部更需以“冲锋在前”的担当凝聚共治合力,要第一时间站出来,带领社区工作者、商户代表、楼栋长等组建应急队伍,分工负责物资转运、秩序维护、信息传递,让“邻里互助、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转化为协同抗险的实际效能,让城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愿景。
城市发展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基层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更离不开“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磅礴合力。从率先垂范中厚植为民情怀,在身体力行中夯实发展根基,以身先士卒凝聚共治力量,方能在城市更新的画卷上绘就更多“宜居宜业、共建共享”的民生图景,让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愿景,在每一条街巷的烟火气里、每一位群众的笑脸中,落地生根、熠熠生辉。(作者:王森)
上一篇:读懂 “12061 元” 背后的田野答卷
下一篇:向下扎根,向上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