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千年窑火”激活建水发展“一池春水”

更新时间:2025-07-16 浏览量:

建水紫陶,又名滇南琼玉,是建水县的民间传统工艺品,以独特的烧制技艺赢得中国四大名陶的美誉,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党的十八大以来,建水始终坚持把紫陶文化产业作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和民生产业进行重点打造,充分整合各类资源优势,着力提升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全国紫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千年窑火”激活建水发展“一池春水”,有效带动了特色文化产业集聚融合发展。
    “千年建水紫陶”是建水历史文化中瑰丽名片之一。发展紫陶产业,建水大有可为。要依托“千年建水紫陶”的专有性和唯一性,以紫陶文化为核心,围绕“一核三区”融合发展思路,聚力打造西庄紫陶社区,紫陶文化创意园、紫陶博物馆、龙窑生态城和紫陶街等“中国最美特色小镇”,大力发展紫陶街、紫陶里集观赏性、浏览性、互动性为一体的多功能特色街区“夜间经济”,创新蚁工坊等艺术空间,打造独属于紫陶艺术的“网红”打卡点,形成“陶在城中、城中有陶”的发展格局。同时,要坚持政府引导、科学规划、传承创新、有效保护、持续发展原则,以“人才紫陶、双创紫陶、金融紫陶、智慧紫陶、文旅紫陶、诚信紫陶”为抓手,建设“数字紫陶”,打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集约高效的现代化发展体系,主动举办紫陶文化节、孔子文化节,积极参加中国四大名陶展、南博会、文博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不断提升建水紫陶国内外影响力。
      建水紫陶因艺而珍,因文而雅,彰显不同的实用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发展“紫陶+”产业,建水大有作为。一方面,与普洱茶产区建立深度市场化合作机制,深入推进“紫陶+”多元业态发展模式,加快紫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步伐,推进紫陶与咖啡、名酒等行业融合发展,形成“紫陶+”跨界联动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积极探索“艺术陶+生活陶”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拓宽陶茶融合、陶电融合、陶咖融合等应用领域,不断提升紫陶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效率,实施“紫陶+小家电”战略,实现从“一片陶”到一条产业链的转型,力争2025年全县紫陶产值突破100亿元,走出一条以特色文化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性路径。
      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推进紫陶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逐步形成“紫陶促旅居、旅居兴百业”发展新格局。要积极探索“旅游-旅居-创业-定居”的陶创旅居新模式,打造紫陶街、碗窑村、紫陶里等文化旅游街区,开发出特色旅游、手工体验、研学旅行、文化艺术等业态,将民俗、非遗等文化元素置入紫陶“伴手礼”,开发紫陶汽锅、紫陶壶、窗花陶片等200余类“陶创”产品,让文化遗产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建水紫陶文化的魅力。要致力于将建水打造为集旅游、旅居、研学等于一体的文化艺术创意孵化基地,吸引众多国内外陶瓷艺术家和从业者定居于此,让建水成为“艺术家第二居所”,将建水紫陶特色产业打造成为创业旅居的成功典范。(作者:唐涛)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发布 文章作者:

上一篇:“蹭饭书记”何以出圈

下一篇:基层减负:卸下枷锁,轻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