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执“笔”绘就乡村振兴“中国式浪漫”画卷

更新时间:2025-03-17 浏览量: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第十三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指导推动“三农”工作,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发布的一个重要文件。广大党员干部应当以中央一号文件为“画笔”,绘就“人才旺、产业兴、生态美”的乡村振兴“中国式浪漫”画卷。

执“特色产业”之笔,绘“乡村富美”蓬勃新生“工笔画”。“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产业兴则农业兴,农业兴则国家旺。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举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举措,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指明了方向。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农村现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出更有故事的研学基地、沉浸式农业场景等体验经济,联合企业打造更具乡土人情的特色IP,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将“土特产”打造成“新名片”。另一方面要坚持科技赋能,推动智慧农业设施下沉,推广“北斗导航+无人机”精准播种系统,强化“物联网+AI”病虫害预警系统,推动农业生产精准化、产业化,打造更有品质的特色农产品。还要持续完善流通网络,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农产品体验官”等互联网渠道,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让绿色生态的农产品成为“抢手货”,走进千家万户。

执“引育并用”之笔,绘“才聚业兴”活力迸发“人物画”。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一号文件指出,要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项项科技成果的突破,一次次历史成绩的取得,人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乡村振兴也不例外。一方面要疏通人才引进渠道,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引导优秀大学生、科技特派员等精英型人才回流乡村,更要发掘“土专家”“田秀才”等本土实践型人才参与乡村发展事业,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格局,构建多元化乡村“人才池”。另一方面要坚持在实践中孕育人才,实施“新农人”孵化计划,根据当地产业特色,开设现代化种养殖、网络直播、乡村旅游服务等“农业大讲堂”,针对各类型人才开展精准化、个性化培养。还需用好乡村人才激励机制,在资金扶持、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倾斜,要让“金凤凰”引得进、干得好、留得住。

执“环境治理”之笔,绘“宜居宜业”生态文明“山水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良好的生态是乡村的财富,更是乡村振兴的“着色剂”。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认识生态环境的“生态价值”,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主动担当作为,成为乡村生态守护的“急先锋”,端牢生态文明“铁饭碗”。一方面要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修复,探索“生态修复+”模式,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处理、黑臭水体治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鼓励村民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让乡村环境“靓”起来。另一方面要建立生态保护监督机制,用好“村规民约”“红黑榜”“积分制”等手段,持续提升村民生态保护意识,让文明乡风“吹”起来,绘就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作者:廖凯)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以组工“先行”铸强国担当

下一篇:春分启新程 干部廉政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