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cm巨大肾癌保肾成功!三院泌尿外科突破复杂手术难题
更新时间:2025-09-20
浏览量:
“原本以为这么大的肿瘤只能切肾,没想到现在既能切除肿瘤,还能保肾脏,太感谢你们了!” 近日,在达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病房,69 岁的苏大爷(化名)康复出院时,紧紧握着泌尿外科副主任刘权的手连连道谢。这位被巨大肾癌“纠缠”的老人,在医疗团队的精心救治下,成功闯过了一场高难度保肾手术,重获健康。 头晕就医 意外揪出复杂肿瘤难题 苏大爷因头晕来院就医,在神经内科检查时,泌尿系彩超意外发现他的右肾下极有一个实性肿块,“肿瘤性病变” 的提示让一家人瞬间揪紧了心。 进一步的增强全腹CT检查,更是让病情显得“错综复杂”:肿瘤最大直径达6.7cm,初步怀疑是肾癌中常见的透明细胞癌,苏大爷同时还合并有肝囊肿、双肾囊肿、右肾盏小结石,左侧肾上腺可能存在增生,右侧髂内动脉起始部甚至有动脉瘤伴附壁血栓。多重基础疾病叠加,给后续治疗出了一道“难题”。 肿瘤高危 保肾手术挑战重重寻优解 “老人年纪大,身体基础情况复杂,关键是他的肿瘤属于T1b期(直径4-7cm),虽然符合保肾指征,但手术难度和风险都非常高。” 泌尿外科刘权医生解释道,临床上,直径4cm以内的T1a期肾肿瘤,保肾手术是首选方案;但T1b期肿瘤更大,且苏大爷的肿瘤位于右肾中下极,紧邻肾窦脉管、输尿管,手术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重要血管,或导致术后漏尿,甚至不得不放弃保肾,直接切除整个肾脏。 为了给苏大爷制定最优治疗方案,泌尿外科团队组织了多轮病例讨论,从肾功能评估、肿瘤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到手术入路选择、术中风险应对预案,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最终,团队决定采用腹腔镜下右肾部分切除术——这种术式创伤小、恢复快,能在精准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肾组织,是兼顾“治病”与“保功能”的理想选择。 术中克难 精技稳施保肾除瘤双全 手术当天,考验接踵而至,医生团队凭借精湛技术,步步为营破解难题: 精细分离,避免误伤血管 泌尿外科团队首先以左侧卧位经腹腔入路,小心翼翼游离右肾动脉及肿瘤——由于肿瘤位于肾门下极腹背侧,且与肾窦脉管关系密切,必须近乎“骨骼化”地精细分离,才能避免误伤血管。 稳准切除,防止肿瘤破溃 随后,在阻断右肾动脉后,医生沿肿瘤边界切开肾实质,用“钝锐结合”的手法剥除肿瘤。这类肿瘤质地脆弱易破溃,因此每一步操作都需“稳、准、快”。 双层缝合,杜绝术后风险 切除肿瘤后,团队采用“双层缝合”技术:先用3-0倒刺线精确缝扎血管和集合系统,杜绝出血与漏尿风险;再用2-0倒刺线缝合肾脏创面全层,确保创面愈合牢固。 整个手术过程“精准如绣花”,不仅完整切除了6.7cm的肿瘤,术中出血不到100ml,更成功保住了苏大爷的右肾功能。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肿瘤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分期为 pT1bN0M0,无转移迹象——这意味着癌细胞被彻底清除,苏大爷后续只需规律随访即可。 技术突破 责任协作共筑健康希望 “这类复杂肾肿瘤保肾手术,考验的不只是医生的技术,更是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对患者的责任。”刘权医生坦言,手术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平衡”:既要彻底切除肿瘤,又要保护肾脏功能;既要快速操作控制肾动脉阻断时间,又要在腹腔镜的有限视野下精细缝合。 而这场手术的成功,正是达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多年来在微创技术领域深耕细作的成果。如今,科室不仅能熟练开展各类复杂肾肿瘤保肾手术,更能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诊疗方案,让更多像苏大爷这样的患者,在“除癌”的同时,守住器官功能,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 对于肾癌患者而言,“切肾”不再是唯一选择。只要符合保肾指征,通过专业团队的精准诊疗,就能在战胜疾病的同时,留住健康的肾脏——这或许就是医学进步带给患者最温暖的力量。
上一篇:达州市生态环境领域项目入库申报及实施专题会议召开
下一篇:马边彝族自治县老体协:开展喜迎国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