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远离幽门螺杆菌
更新时间:2024-03-25
浏览量:
胃部疾病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寄生在胃的幽门部,有的时候呈螺旋状,有的时候成杆状,所以叫幽门螺旋杆菌,是微需氧菌,几乎就是厌氧菌,主要通过口-口途径、粪-口途径传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全球感染率高达50%,其与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控制相关疾病进展,降低相关疾病发生风险。下面就相关知识做科普介绍。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1、年龄: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获得的年龄较小,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2、不洁的食物:幽门螺杆菌的病因可能与不洁的食物有关。如果经常吃一些生冷不卫生的食物、腌制蔬菜、饮用不洁水源,就有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
3、吸烟:有研究结果表明,吸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
4、口-口途径:幽门螺杆菌可由其他人感染引起,如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一起吃饭,可能会将细菌带入菜肴或经未消毒的碗筷感染他人。此外,如果长期与幽门螺杆菌患者密切接触,也有可能被感染。
5、家族聚集性:如果家庭里父母均感染幽门螺杆菌,其子女感染的风险更大;如果夫妻一方感染幽门螺杆菌,其另一方感染率更高,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二、幽门螺杆菌会导致什么病
1、引发胃肠道疾病。在我们熟悉的胃肠疾病中,例如活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均和幽门螺杆菌有关。统计数据显示,80%的慢性胃炎患者、70%的胃溃疡患者、95%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均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人们感染后,不仅会引起胃肠道疾病,还会促使疾病恶化复发。
2、增加胃癌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杆菌列为I类致癌物,是胃癌的危险因子。世界范围内,胃癌是第二大致死性的癌症,且我国是高发地区。分析胃癌的发生进展,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可提高两倍。
3、诱发消化道出血。对实施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常用的方案,同时也提高了消化道出血风险。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损伤消化道黏膜,和抗血小板药物在消化道出血上具有协同作用。
4、影响生活质量。相关报道称,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还容易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等疾病。不论是口腔异味,还是心理上担心癌变风险,均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三、哪些人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1、有胃病病史的人群: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患者,尤其是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由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2、生活习惯不良的人群:包括吸烟人群、饮酒人群、喜食辛辣刺激食物的人群等。因为幽门螺杆菌能够在胃内生存,并且能够产生多种酶,破坏胃黏膜,引起胃黏膜损伤,从而导致胃病的发生;
3、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包括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运动量少的人群,以及长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等。因为免疫力低下时,可以导致幽门螺杆菌繁殖能力增加,从而引起胃病;
4、与感染者长期密切接触的人群:经常在外就餐人员、感染者家人。因为幽门螺杆菌能够在患者的口腔中长期存活,如果口腔中含有幽门螺杆菌,可能会通过共用餐具或接触感染者的唾液等方式感染。
四、幽门螺杆菌的预防知识
1、高温处理食物
据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能够在水中存活,大约为7天左右,若为河水则会拥有更长的存活时间。生活中,可以通过不喝生水来预防,同时对食物应进行高温处理,将其杀灭,避免食用不熟的食物。
2、分餐制及重视公筷的使用
幽门螺杆菌是可以经由唾液传播,我们有聚餐的饮食习惯,如果用沾有口水的筷子在盘中夹菜,则会将细菌进行传播,有机会使同食一盘菜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提倡分餐制,夹菜时使用公筷,以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传播病菌的可能性。
3、注意手部卫生
粪口途径是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方式,平时我们需要在饭前及便后对手部进行清洗,勤洗手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手段,必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做到用肥皂勤洗手。
4、避免口部的接触
口对口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直接方式,家长应避免与孩子进行口对口的接触,例如,大人不要将嘴里嚼过的食物喂给孩子,避免经由唾液而传播,对玩具也需做到定期消毒。情侣间长时间的接吻等亲密的接触也应避免。
5、餐具的消毒
我们在外面就餐时应使用消毒餐具,在家也需对餐具进行消毒。对于小朋友和体弱的老人,可以使用高温定期消毒后的不锈钢餐具。若有家人感染幽门螺杆菌,那么应采用分餐制,直至其恢复健康为止,而且碗筷必须通过蒸煮来消毒。
6、牙具的使用与消毒
为避免幽门螺杆菌从口部传播,我们一定不要和他人共用牙具,还应定期更换牙刷,经常将牙具拿出洗漱间放在阳光下暴晒而做到杀毒,同时,对口腔问题做到重视,保持口腔的健康,以及戒烟。
7、生、熟菜板的分开
平时切菜时,还应准备不同的菜板,将切生、熟食物的菜板分开,避免高温处理的食物沾染幽门螺杆菌。
8、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充足的睡眠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我们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机体抵抗病菌的能力。
9、发现感染,规范治疗
如果发现自己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要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一旦感染,应立即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并让家人同时检查治疗
总之,作为引发胃部慢性疾病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杆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有着相当严重的影响。只有正确认识幽门螺杆菌可能造成的危害,并且在出现相关疾病的时候积极进行治疗,科学预防,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远离幽门螺杆菌。
上一篇:射洪市金华镇:划小治理“微单元” 织密亲民“幸福网”
下一篇:致敬高温下的坚守 渠县李渡镇夏送“清凉”慰问环卫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