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汉郭汉中:文物修复的大国工匠
更新时间:2023-03-01
浏览量:


自律勤学创新技术。郭汉中近四十年来一直把自学、自练、自悟、自省作为自己的准则。他研读了大量专业书籍资料,一有机会就向同行专家老师请教。经过努力,郭汉中不仅精通熟练传统技法,还加以改良创新。2019年末三星堆新发现6座祭祀坑,郭汉中采用给象牙打高分子“绷带”的蜡模固型加固方式,让上百根珍贵的象牙全部安全出坑,开创了考古发掘过程保护的先河。
技术传承培养人才。多年来,郭汉中发挥“传、帮、带”作用,为三星堆博物馆培养了一支素质高的文物修复队伍。其中2人成为博物馆馆员,2人成为助理馆员,1人成为高级工,5人成为中级工。在三星堆的新一轮考古发掘过程中,郭汉中带领三星堆文保修复团队,结合传统手段,运用多种科学技术,出色完成了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奠定了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业务在省内的领先地位,同时在国内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多地文博单位慕名派出馆内专业技术人员,专程到三星堆博物馆向郭汉中拜师学艺。
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在多年文物修复工作中,郭汉中积累了丰富的文物知识与实践经验,促使他形成独特的学术眼光。他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如《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玉石器环氧树脂的脱胶处理》、《广汉宋墓出土文物抢救性保护修复》、《仪陇5.12地震受损馆藏文物的修复》、《3D技术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现代科学检测技术在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应用》、《三星堆青铜方罍铸造工艺研究》等。郭汉中把传统修复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在国内举办的数届文物修复研讨会上作传统文物工艺的改进与创新方法的大会发言,获得国内文物修复专家与同仁的认可,堪称文物修复领域的时光巨匠。(广汉市总工会)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全国人大代表徐立平:为航天强国建设助力
下一篇:三八节特辑丨看,达州市环保战线上的巾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