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原县:党建“执笔”牧区发展 描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更新时间:2024-03-18 浏览量:
近年来,红原县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组织振兴、强村富民、人才振兴、环境保护,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相互促进、深度融合。
“重笔”描“阵地”,绘就组织振兴新画卷。坚持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全县35个村社党群活动中心为载体,整合党建、政务社会服务等功能,拓展司法、治安、卫健等服务事项,建设成为党员活动、说事议事等“七大服务中心”。以村干部、驻村干部、党员干部为主体,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120余支、多元调解队100余支,常态化开展“联户联情”工作、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实施“有事来协商·阿隆好商量”行动,构建“1+4+12+N”的协商体系,建成乡镇“片区联络站”固定阵地3个,村(社区)联络点33个,灵活建立“流动协商室”12个,通过“群众说事、民主议事、合力干事、大家评事”四事工作法,每月定期组织群众开展协商议事,把议事协商会开到农户家门口,实现面对面沟通、场内场外配合。
“妙笔”绘“产业”,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坚持以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围绕国家现代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政策,深化村集体经济以“党建+‘集约发展’、‘链式发展’、‘联营发展’、‘融合发展’”的模式,引导村党支部书记领办兴办村集体经济,形成“县委统筹+畜牧行业党委指导+乡镇党委管理+村支部实施”的体系,创新“天然草原+人工草地+适度放牧+圈养+补饲+科技+保险”的标准化养殖、“草场分区、牦牛分群、人员分工”的联牧联营等机制,推出“三品一标”农产品36个、有机农产品17个、无公害农产品1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9个。去年,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546万元,全面清零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推动党的建设一体加强、村集体经济一体培育。
“叠笔”作“兴才”,绘就人才振兴新画卷。坚持把人才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驱动引擎。打好招才引智攻坚战,实施“阿坝英才计划”“硕博进阿坝行动”,从安家补助、住房保障、项目扶持、景区免费等方面出台“政策服务包”,打出了一套聚才引凤的“组合拳”,引进教育、卫生等方面紧缺人才140名、硕士研究生9名。把懂技术的“土专家”、能发展的“田秀才”、有情怀的“返乡创业带头人”纳入乡土人才队伍,建成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带动型3个类别的乡土人才信息库,收录乡土人才100余人。充分发挥国家科技特派团和省科技下乡万里行专家人才智囊团作用,建立“省级专家+本地人才+种养能手”的“传帮带”“师带徒”人才培养机制,开展畜牧养殖、蔬菜种植等农业产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指导163场(次),累计培训本土技术人员1000余人次;发放《牦牛养殖》、藏汉双语《川西高原优质牧草生产加工实用技术》等技术手册800余册。
“落笔”在“生态”,绘就环境保护新画卷。坚持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依托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实施“红色草原·雅克先锋”党建品牌创建,围绕草原森林、湿地海子等方面开展“七大保护”行动,“两化三害”、长江黄河上游干支流域治理等内容实施“七大治理”工程,累计建设生态防护带66公里、堤防护岸50.57公里、综合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河道54.87公里、地质灾害33处、废弃工矿取料点194处。推行家庭庭院“4+1”整治行动,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1428户发放补助2000元;推行高寒户厕“2+2”标准建设,建成水冲式户厕2462座;推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5座,采用一体化设备集中处理,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物排放,实现县域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均100%。(红原县委组织部 胥睿)
上一篇:宜宾市人社局来翠屏区调研指导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下一篇:凉山州盐源县: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散发新“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