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市七一学校:“三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
更新时间:2025-10-13
浏览量:
近日,广汉市七一学校举办“青春礼赞祖国,奋斗筑梦未来”主题系列活动,爱国主义演讲、红色歌曲传唱、广播体操比赛,展现了全校师生“铭记党恩,砥砺奋进”的良好风貌。这是该校结合“四方来集”的生源特点,以“三坚持”为实践路径,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绽放的实践场景之一。
坚持党旗领航,以“学”立根强信念。学校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教育全过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建工作重点。依托“三会一课”、行政会议等平台,常态化组织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展党组织书记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活动,让党的民族政策入脑入心。结合“传承红色基因”的校园文化脉络,把红色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深度融合,通过组织团员赴广汉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开展祭扫活动、举办“红色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等,用红色叙事滋养师生精神血脉,从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中汲取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同时,借助校园公众号、宣传栏等,全方位宣传民族政策,营造“人人讲团结、处处见团结”的浓厚氛围。
坚持文化铸魂,以“课”为脉融日常。以课堂为主阵地,构建“学科渗透+特色活动”的教育体系。在学科教学中,推行“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双轨模式,如组织观看阅兵盛典时,历史教师溯源抗战脉络,思政教师解读民族精神,让“科技自信”“家国情怀”等内涵与学科知识无缝衔接;各学科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民族团结元素,将古蜀文明传承、多民族文化交融等内容融入日常教学,守好意识形态教育阵地。在校本活动中,打造“民族团结+五育并举”特色载体,开展“强国梦”主题绘画、爱国主义征文等活动,让学生在创作中深化民族认同;依托“红色基因传承月”等品牌项目,通过研学实践、文艺展示等形式,让民族团结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生活场景。
坚持育人为本,以“情”联结促交融。立足“师生四方来集”的实际,以“人”为核心搭建交融平台。在教师培养上,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乡村振兴”培训体系,陈乔等多名教师参与金阳支教活动,不断提升凉山州金阳县民族教育的“造血”能力。在学生关爱上,建立“学业帮扶+心灵关怀”双保障机制,关注少数民族学生成长需求,通过建立“姊妹班级”、学生结对互助、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让各族学生感受集体温暖;创新开展“小小讲解员”等实践活动,选拔学生讲解本地红色文化与民族风情,在互动中增进文化认同。同时,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通过家长课堂、亲子研学、社区走访等活动,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理念传递到每个家庭。
上一篇:祝贺!达州中学禁毒教育中心获评四川省“七色光”青少年普法联盟首批成员点位
下一篇:内江市第二小学校举行“强国复兴有我,争当新时代好少年”2025秋入队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