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1+1......达州市达川区“家门口”的医疗服务,越来越省心!
更新时间:2025-10-23
浏览量:
“小病不出乡、大病有通道” 达川区深入推进分级诊疗机制 推动专家定期坐诊、远程精准诊断 等优质医疗资源通过医共体直达基层 为群众织密便捷、高效、安心的 健康保障网 在达川区石桥镇中心卫生院康复理疗诊室,患者正接受针灸、推拿治疗,一旁达川区人民医院的医生同步问诊答疑。71岁的冯定权此前突感不适,在镇卫生院完成CT检查后,当场就拿到了区医院医生的诊断意见,无需再跑城区诊断。 石桥镇居民 冯定权 因为上了年纪的人,走远的地方不方便,现在我们本地医院就有这种技术和设备,我又何必到城里去呢?我就是为了方便。 达川区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厘清政府、部门、医共体三方权责,组建以区人民医院为总院,覆盖全区26家医疗机构的紧密型医共体,通过管理输出、技术帮扶、教学指导等方式,盘活了医疗资源,还助力基层卫生院打造特色科室,实现城乡医疗资源效益最大化,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健康服务。 石桥镇中心卫生院功能科主治医师 谢明芹 我们之前遇到了比如说很难的片子,我们就传到区人民医院去,自从有了这个医共体以后很方便,他们最快十几分钟就会把诊断结果传下来,还有专家和优质医生到我们基层医院来坐诊带教我们,现在我们遇到这些复杂的病例,我们更有底气,更有把握了。 信息化让医共体更畅通。达川区人民医院建成远程心电、影像诊断中心等资源中心,通过“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破解基层难题。截至目前,远程心电中心完成诊断1.85万例,挽救危重患者200余例;远程影像中心完成DR/CT诊断2800余例,会诊疑难病例58例。 达川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 蒋代彬 我们建立了24小时的响应机制,我们基层卫生院上传的影像数据,我们第一时间分析,最多半个小时就能得到分析结果,如果快的话,几分钟就能诊断出来,遇到危急症的病人,同时启动医院的转诊绿色通道。 医共体不仅“送服务”,更注重“强能力”。2025年1-8月,达川区人民医院派8名专家驻点帮扶,提供门诊638人次、会诊75人次,开展病例讨论38例,并通过86次手术示教、49场授课,手把手向基层医生传授技术经验,实现优质资源与服务的双重下沉。 达川区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 蔡广亚 我们通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工协作的运行机制,既提高了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率,也让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下一步,我们还会扩大专家驻点范围,完善远程诊疗平台,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区级医院同质的医疗服务。








上一篇:黔东南州黎平县孟彦镇:“四轮驱动”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网
下一篇:达川区妇幼保健院:开展廉政教育 提高为民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