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头晕≠眩晕!神经内科医生带你探秘身体“平衡迷宫”

更新时间:2025-10-16 浏览量: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瞬间

猛然起身,只觉天旋地转,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晃动;又或者站立时,双脚如同踩在棉花上,怎么都站不稳?面对这些状况,很多人都觉得“头晕嘛,忍忍就过去了”。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眩晕或许是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尤其是与我们身体中负责平衡的神经系统息息相关。

头晕与眩晕,傻傻分不清?

头晕,给人的感觉就是脑袋昏昏沉沉、不清爽,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
      眩晕,则是一种“运动幻觉”,你会感觉自身或者周围的环境在旋转、晃动、倾斜,就像有人突然转动了你所坐的椅子,那种失控感十分强烈。
      我们之所以能够稳稳地站立,全靠身体里的三大“平衡情报员”协同工作。它们分别是眼睛(看东西判断位置)、内耳(专门掌管平衡功能)、关节肌肉(感知身体姿势变化)。这三大“情报员”会随时向大脑传递信息,一旦某个环节出错,大脑接收到矛盾的信息,眩晕便随之而来。

眩晕分两种,一种常见一种要警惕!

01周围型眩晕

▶ 最常见,占70%-80%
      ▶ 问题在:内耳
      ▶ 特点:晕得特别厉害(比如患者甚至不敢睁眼),但不会有其他神经症状(如手脚麻、说话不清)
      ▶ 常见的代表疾病有:
      耳石症:翻身、起床时,会突然感到眩晕,时间不超过一分钟,不过躺好不动症状就会缓解。
前庭神经炎:晕得严重,而且会持续好几天。

02中枢型眩晕

▶ 必须警惕!
      ▶ 问题在:大脑
      ▶ 特点:可能伴随一些“红色警报”症状,比如看东西出现重影、说话含糊不清、走路不自觉地往一边偏、手脚麻木等
      ▶ 常见原因:中风、脑肿瘤、多发性硬化等
      ▶ 关键提醒:普通头晕药没用,急性发作后果严重,得赶紧就医。

如何揪出“眩晕真凶”

全靠这些“高科技侦探工具”:
     ● 眼动追踪(眼震电图):通过观察眼球不自觉的运动(即眼震),来判断问题在内耳还是大脑。
     ● 前庭检查(温度试验):利用不同温度的气/水刺激耳道,测内耳反应。
     ● 姿势图:让患者站在专门平台上,通过观察患者的平衡表现来判断其平衡功能是否正常。
     ● MRI:拍摄高清影像,查找大脑里可能存在的小病灶,例如中风、肿瘤。
     医生把这些线索拼起来,就能锁定哪里出了问题。

治疗眩晕,可不只是吃药这么简单!

01 耳石复位:手法“魔术”,立竿见影
      针对耳石症,医生用精准的头部转动(比如转椅复位),把“跑错位置的耳石”送回去,很多人治完马上不晕了。
      02 前庭康复训练:给平衡做“康复操”
      定制一套眼、头、身体的运动(比如慢慢转头、盯着东西移动),帮大脑适应受损的平衡功能,对慢性眩晕特别有用。
      03 药物:精准用药
      急性期:用“前庭抑制剂”快速止晕(别长期吃,会影响恢复)
      治本:根据病因吃药(比如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或预防偏头痛)
      04 心理干预:解“眩晕—焦虑”循环
      像PPPD这类和焦虑有关的眩晕,做认知行为治疗、吃抗焦虑药,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眩晕时该怎么做?

发作时:立刻蹲下/坐下,可以闭眼,别摔倒
      看医生前:记好“关键信息”——什么时候晕?做什么动作会诱发(比如翻身、低头)?每次晕几秒还是几天?有没有耳鸣、听力下降?
      平时注意:慢慢起身、别快速转头;刷手机时少频繁划屏幕
      紧急情况:一旦眩晕时出现“说话不清、嘴角歪、手脚无力、看东西重影”,马上打急救电话!

专家介绍




如今,治疗眩晕的技术已经很精准了,能找到平衡失调的根源。所以,千万别硬扛着,眩晕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赶紧关注它”的信号,及时去看医生才是正确的做法!

文章来源:达川区人民医院 文章作者:神经内科

上一篇:达州市生态环境局公布4起畜禽养殖污染环境典型案例

下一篇:一支部一品牌丨达川区人民医院内科三党支部“慢病防控与健康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