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通川区:驻点监督护航危旧房改造 让“忧心房”加速变“安心家”

更新时间:2025-10-15 浏览量:

 “以前总担心老房子改造进度慢、质量没保障,现在看着施工队按计划推进,纪检组的同志还常来跟我们唠进展、听意见,心里这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家住达州市通川区西城街道姚家大院片区的居民李大爷,看着家门口拔地而起的新楼,难掩脸上的期待。

自2023年通川区委吹响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号角以来,该区纪委监委紧扣《达州市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驻点监督工作指引(试行)》要求,以“贴身式”驻点监督为笔,在姚家大院片区、燃建家属院片区改造项目中写下“民生答卷”,让群众安居梦照进现实。

把准“进度脉”,实时跟踪破解“拖延症”

“目前3号楼主体施工滞后5天,主要是钢筋供应衔接不上,得赶紧协调物资保障组打通堵点!”在姚家大院(民生花苑)片区项目施工现场,该区纪委监委驻区发改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毛军拿着进度表,一边对照施工计划逐项核查,一边跟项目负责人张经理沟通。

按照驻点监督“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的要求,驻区发改局纪检监察组与区投资中心建立“周调度、月通报”联动机制,每周至少2次深入施工一线,既看塔吊运转、钢筋绑扎等“显性进度”,也查图纸审批、物资储备等“隐性环节”。此前,监督人员发现燃建家属院片区项目因设计方案局部调整,导致工期临时滞后。“要是等流程走下来,冬天施工难度更大,居民入住又得推迟!”纪检监察组当即启动专项协调,联合发改、住建等部门召开现场会,简化审批流程、明确调整时限,最终仅用7天就完成方案优化,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以前总觉得监督是‘挑刺’,没想到纪检组比我们还急项目进度!”张经理感慨道。如今,姚家大院片区危旧房改造项目“民生花苑”从立项到挂网招标仅用9个月,较同类项目平均周期缩短30%,目前已完成投资1.75亿元,多栋楼进入主体封顶阶段,420户居民通过公开抽号方式挑选新房,亲手为自己的“优居”生活按下“确认键”。

守牢“质量关”,三位一体织密“防护网”

“这面墙的砂浆强度检测报告怎么没存档?脚手架防护网还有两处松动,今天必须整改到位!” 在一次突击检查中,驻该区发改局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拿着检查清单,严肃地向施工方负责人指出问题。

围绕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纪检监察组严格落实驻点监督 “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专项检查”三位一体要求,每月联合住建部门开展1次质量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核查混凝土配比、防水材料质量等关键指标;每周随机抽取2-3个施工环节进行“飞行检查”,防止整改“走过场”;针对群众关心的房屋隔音、防水等问题,邀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全程参与监督。

今年初,在专项检查中发现姚家大院片区部分楼栋外墙保温材料厚度不达标,纪检监察组立即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施工方限期返工,并约谈项目监理负责人。“当时有人说‘差一点不影响使用’,但我们坚决不同意。危旧房改造是民生工程,质量底线绝不能松!”毛军说。最终,施工方全部更换合格材料,整改情况通过居民代表现场核验后,项目才得以继续推进。

打通“梗阻点”,协同发力破解“烦心事”

“资金拨付流程能不能再简化?现在每月申请工程款要跑3个部门,耽误施工进度!”在驻点监督座谈会上,施工方代表的一句话引起了纪检监察组的注意。

针对驻点监督中发现的资金拨付、审批流程等“卡点”,纪检监察组与区投资中心党组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双联动,建立“问题收集、分类交办、跟踪督办”闭环机制,通过走访施工方、约谈监理单位、召开居民代表座谈会等方式,累计收集审批效率、物资供应等问题12条,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解决时限;对涉及多部门的“疑难杂症”,牵头组织发改、财政、住建等部门开展联合办公,推动工程款拨付周期从原来的20天缩短至10天,材料采购审批流程减少4个环节。

“以前申请一笔材料款要填多张表、找多名领导签字,现在线上提交材料,一周就能到账!”负责姚家大院片区建材供应的刘经理说。不仅如此,纪检监察组还针对项目中部分困难居民“过渡安置难”的问题,协调街道办提供临时安置房源15套,发放安置补贴23万元,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如今,走在通川区危旧房改造项目现场,机器轰鸣中透着有序,居民脸上满是期待。

“驻点监督不是‘旁观者’,而是‘护航员’。”通川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实驻点监督工作,把监督“探头”架在项目一线,让每一套新房都成为群众的“安心房”,让纪检监察工作的“温度”温暖更多民生角落。

文章来源:清廉通川 文章作者:

上一篇:渠县2025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调度会召开

下一篇:百里稻渔筑根基 珍珠小镇赋新能——开江县任市镇“三域并进”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