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织密健康防护网 托起百姓幸福梦——2025健康四川高质量发展试验县建设进行时㉚
更新时间:2025-09-30
浏览量:
近年来,达川区始终将人民健康置于优先发展战略高度,直面山区医疗资源分散、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等现实难题,以“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重要抓手,通过“共建共享惠民生、聚势赋能强根基、三医协同破壁垒、产业联动激活力”的举措,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切实让群众看病少跑腿、少花钱、少操心,全方位提升看病就医获得感与满意度。 共建共享,筑牢健康基石 健康的底色源于优良环境。达川区持续优化生态品质,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筑牢健康生态根基。2024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6天,PM2.5浓度优于国家标准,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标。 同时,全力推进健康环境建设,持续构建15分钟健康生活圈,深入实施健康细胞工程,建成覆盖社区、学校、企业等12类场所的健康支持性环境204个;依托爱国卫生运动深化控烟行动,实现无烟单位覆盖率100%;组织医疗专家与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开展多元化健康科普,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建成体育场地1974个,实现全民健身设施全域覆盖,让运动健身成为群众生活新风尚。从健康预防到疾病救治,从疾病管理到健康促进,健康保障成效显著。2024年,达川区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78.9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至11.77%,实现孕产妇零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至2.11‰,群众健康获得感持续增强。 聚势赋能,提升服务能力 在“健康优先”战略指引下,达川区医疗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建成区域临床服务、急诊急救“双五大中心”及区级“两专科一中心”特色医疗平台;打造省市级重点专科15个,建成中医馆23个、中医阁38个,区中医医院、区妇计中心分别成功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与“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区人民医院晋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并建成国家级“胸痛、卒中中心”。此外,6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4家创成“社区医院”,7家基层医疗机构“针灸理疗科”获评四川省基层临床特色科室。 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达川区整合区域内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以区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成立“医共体服务中心”与“十大管理中心”,每年投入500万元专项基金保障运行。创新建立“资金池、编制池、人才池、岗位池”的“一金三池”体系,破解人岗适配难题;建成“五大资源共享中心”,覆盖80%以上乡镇卫生院,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截至目前,该模式已惠及患者2.29万人次,为群众节省医疗费用47万元,总院双向转诊超4200人次,基层诊疗占比达64%,43%以上基层分院可开展一、二级手术,形成“区乡一体、乡村一体”的医疗服务格局,群众满意度高达98.4%。 三医协同,释放惠民红利 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达川区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改革,推动医疗服务与医保支付“无缝对接”。通过带量联动采购,大幅压缩端端吻合器等医用耗材价格的“水分”。医保基金提前垫付1300万元药械货款,解决医院资金周转难题,结余资金反哺新技术研发,形成良性循环。自开展自行集中带量采购以来,670余种药品、30余类耗材顺利落地,直接为群众减轻医疗负担6000余万元,医保基金结余5000余万元用于支持健康事业发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更具温度,区中医医院在DRG付费中获得3%的中医医疗机构倾斜政策,重点专科享受系数加成,形成“中医惠民+技术激励”双驱动模式,让辖区群众“敢看病、看得起病”的底气更足。 同时,聚焦群众就医体验,推出系列便民举措,区人民医院开展“床旁出入院结算”服务,将“窗口服务”前移为“床旁服务”,实现入院、缴费、医保结算、出院“一站式”办理,达成“服务零距离、办理零等待”;全区医疗机构实施“一次挂号管3天”“一体化门诊”“联合门诊”等微改革,开设便民门诊、节假日门诊、夜间(延时)门诊及专家(专病)门诊,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多元化就诊需求,让就医更舒心。 产业联动,激活发展动能 筑牢源头根基是中医药产业全链条发展的起点,按照“适地、适时、适生、适种”的思路,重点发展乌梅、黄精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1万亩,总产量6.5万吨,综合总产值达8.7亿元。作为“中国乌梅之乡”,聚焦乌梅打造集中药饮片、提取物、大健康产品等为一体的中医药产业加工体系,与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5家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开发出乌梅干、乌梅丸、乌(青)梅酒等20余个产品系列,产品辐射国内各省市并远销海外。 依托独特的气候与区位优势,以“中医药+健康+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抓手,建成乌梅山农业主题公园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和市级美丽休闲乡村2家,乌梅山康养中心、乌梅博物馆分别获评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四川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辐射带动旅游收入达2.1亿元。构建起“看得到山水、闻得到药香、学得会养生”的特色文旅发展模式。 砥砺奋进正当时,乘风破浪再启航。达州市达川区将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紧密围绕健康四川高质量发展试验县建设,持续深化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进一步构建完善覆盖全民全程的健康促进体系,奋力绘就“健康中国”达川画卷。
上一篇:马边彝族自治县老年人体育协会:开展“迎国庆 迎中秋”系列活动
下一篇:达州东部经开区生态环境局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暨普法宣传进农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