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亲戚李荣(报告文学)

更新时间:2025-01-03 浏览量:

作者:任小春

“领导,你今天给我送来了温暖哦!”
      元旦,冬日暖阳高高悬挂在阙里賨都天空。渠县土溪镇赵家村西无铭阙旁公路上,刚刚还在忙着指挥厂房装修的李荣朝我走来,我停下车,紧紧握住他那粗糙却温暖的手,也开起玩笑:“年轻人,辛苦啦,领导中午奖励你喝一瓶渠江广柑酒!”

李荣妻子姓任,和我不是出生在一个地方,按任家辈分分来,我们是平辈,按古賨都沿袭的风俗,他应该属于我的“下级”。虽然,他生于1962年,我生于1968年,但是,礼数还是要要。当然,我们都是“60后”,他说出的“领导”,此领导非彼领导。
      渠县渠江果酒厂和赵家村西无铭阙被一条宽阔的柏油路隔开。阙里賨都现存汉阙6处7尊,均分布在土溪镇内、览阙路周围。赵家村的东、西无铭阙不知为何人所立,时间流逝,成了消失中的汉朝记忆。我和李荣注视着围墙里的无铭阙,同时感慨时间的无情,岁月的沧桑。
      李荣,是一个铮铮硬汉。去年,我们参加县委宣传部、社会工作部在三汇镇举办的“情暖冬至  福美渠县”活动时认识,厘清了辈分,互加了微信。因为我受命牵头编撰涌兴、报恩一带任氏家谱,李荣作为任家的女婿,又是一个非常理性、睿智的人,我觉得应该向他了解有关任家情况。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的世袭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有助于家庭成员建立对家族历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助于家谱传承和弘扬家族文化。
      年末岁尾,都忙,元旦节昭示着万象更新,我们相约相聚渠江果酒厂,顺便满足一下我有生以来对广柑酒酒厂和生产工艺的好奇。
      进入酒厂办公区,拾级而上。一座汉代古井,一棵挺拔的香樟树,相得益彰。一个圆桌上一盘黄橙橙的广柑摆放成宝塔形,金色的阳光洒在上面,熠熠生辉。

“领导,我以前对你是久闻其名未见其人,这是第二次见面了。我经常拜读你发表的文章,感觉很有内涵,非常接地气。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落座后,李荣郑重地问我,语气中透出对“领导”的尊重。我清楚他在恭维我,他可能把我想象成了大学中文系毕业,于是,淡淡地一笑道:“抬举了,抬举了。我是‘农业大学’毕业。”我开开玩笑后,如实回答:“我是初中毕业,务农两年后,打工烧大炉。又两年后,返乡私人办学,八年后到《渠县报》当记者、编辑,三年后到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十个月后,2003年10月到交通局工作至今。转眼22年,弹指一挥间啊!”
     “我也差点到交通局上班呢!”李荣饶有兴趣,他说:“我们是同病相怜了。我也是初中毕业、高中肄业、大学文凭。我比你大几岁,我们那时上高中、上大学是搞推荐。我因家庭成分不好,上大学无门。1982年,我有幸到水巴岩煤矿当了个工人。1984年调到渠县水泥厂任工会干事、团委书记。我还是‘渠县青年十杰’呢!”“啊,”我十分惊讶,居然有这么相似的经历,我毫不谦虚地说,“我也是‘渠县青年十杰’啊!我是1989年表彰的,你呢?”我脑海里片刻回忆过滤了一遍,只记得我们“十大杰出青年”有贺享雍、张定成两人了,记忆中没有“李荣”。他也回忆了一下,说:“我应该是1991年那一批。不过,我还是团中央评选的‘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呢!”荣光属于过去,年代久远,我记忆中的张定成先生已经退休,贺享雍老师成了著作等身的知名作家,朝气蓬勃的青年几乎都在颐养天年。相同的经历打开了我们的话匣子,他又扯上了一个与我们相关事:“罗遴奎当局长的时候,我差点到交通局来上班呢!”亲戚就是不一样,任何事往拢说。“那年,本来,县领导把字都签了。来交通局上班前一夜,我左思右想,自己一直在企业干,对企业多多少少产生了感情。所以,放弃了到交通局上班,选择了到渠县玻璃厂当厂长。”那个时代,企事业单位和党政部门人员是可以相互调动的。我公正地给他下了评语:“你如果那年到交通局去当了办公室主任,也有可能当上局长,那么渠县交通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我们不是常说“因为一个人感动一座城”吗,的确,一个人会影响一个行业的兴衰,何况是李荣这样有思想、有头脑、敢拼敢闯并有情怀的人呢!
      上世纪末,国企改革风起云涌,李荣顺应潮流,果断下海。从四川省广元市到河南省,转行从“零”开始进入酒业,发挥古賨国男人英勇精明的聪明才智,他获得了国家级调酒师、品酒师、酿造师证书。时间走到2016年,国营渠县渠江果酒厂清算,广柑酒发展举步维艰。明朝大思想家王阳明曾说:“万物皆因心而动。”而被唯物主义者们批评得不敢转世还魂。但渠江广柑酒的“物华天宝”如果不是人们“因心而动”怎么被欣赏、被利用、被品尝呢?事实上,享誉中外的渠江广柑酒,若非阙里賨都的人“因心而动”,恐怕也就不会有延续千年的广柑酒史。看来,王明阳的话并非不无道理。李荣怀揣对家乡的眷恋和感恩,怀揣着真金白银返乡收购了渠江果酒厂。
     “你收购酒厂是为了图名,还是为了图利?”我好奇地问。李荣侃侃而谈:“是一种情怀!渠江果酒厂创建于1956年,1985年5月4日《四川日报》报道,达州地区果酒厂研制出的干红桔果酒被中商部评为优质产品。上世纪六十年代,四川广柑酒作为中国名产,还登上了香港新闻报刊。”他顺手拿出了佐证资料,看来,这个“亲戚”准备充分。对于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广柑 、广柑酒,令人垂涎三尺。我在第一部文集《从巴河到渠江》里这样描述:
      时下,渠县北边农家没有贮藏广柑的恐怕罕见。吃广柑,农村小孩腻了、烦了。闲暇无事,也极少问津那一窖窖、一堆堆黄橙橙的果实。然而,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一个品质极差的广柑,也是“宝贝!”我的老家在七十年代中期集体栽培了一批广柑树。1978年广柑树投产了,这一下子振奋了偏僻山乡的山区人。渠县电影公司闻讯专程来拍摄了幻灯片《灯盏里有了油》,反映的就是我家屋前的灯盏山上那片柑桔林从荒芜到丰收的过程。电影公司拍片不久,集体将柑桔林的广柑摘下出售了部分,我们这些顽童真是馋涎欲滴。

想吃到广柑也不是没有不可能。一个烟雨蒙蒙的下午,我找灯盏山下的五个小伙伴极快极快地决定:立即分头行动,在柑桔林里进行搜索,看有没有被大人摘果时忽视了的。黄橙橙的广柑对一个年仅十岁的小孩的诱惑力太强了。我找来一根棍子,在柑桔树的枝叶间翻来覆去地寻觅:一根、二根、三根……手搞麻了,眼瞅绿了,脑晃昏了,仍然是翠绿的柑桔叶!突然,靠岩边的一棵广柑树枝叶间透出一点黄光。啊!我终于找到一个广柑了!我兴奋得大叫起来。“牛儿”、“猫儿”、“狗儿”等几个伙伴马上乐颠颠地跑来。“牛儿”小心翼翼地爬上树把柑子摘下来,我们五人轻轻地放在手掌里轮流端详着:好大的广柑哟,比“猫儿”家的鹅蛋还大!我们仔仔细细认认真真也可以说一丝不苟地饱了眼福后,开始研究如何吃广柑。说到吃呢,还没有正式品味,我的清口水就出来了。也许正应了急中生智吧,我马上想出主意:吃时先每人分一瓣,要慢慢、慢慢地吃,看谁吃得最慢。一切规矩讲好后,我削去果皮,每人分一瓣。谁也没有囫囵吞枣,因为广柑美滋滋的酸甜确实无法形容。我现在还记得,一瓣广柑,吃得最快的“牛儿”也足足吃了1分多钟……
      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灯盏山上的广柑树更加枝繁叶茂,我的家乡房前屋后处处都是柑桔园。广柑在人们心目中已毫不稀奇,价格便宜的柑桔随处可买。然而,我始终忘不了的是那一个被五个小孩分着吃的广柑……
      据记载,早在殷商时期,古賨人酿制清酒尊为御品。从汉代民间就把柑桔作成了甜酒,其酒体清雅、甘甜。国营渠江果酒厂组织技艺团队,走访民间收集柑桔酒的酿造技艺,在传承古法酿造技艺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酿造工艺,生产出的广柑酒口感甘甜、色泽琥珀晶亮、橙香浓郁、口感清雅、醇而微醺,不仅走进寻常百姓家,还摆上了国宴。
      李荣作为法人代表,追根溯源,决定把渠江果酒厂迁回土溪。土溪,即东汉人巴郡宕渠所在,东汉尚书冯焕(宕渠人)好酒兴酿。有诗云:“花开半开,酒饮微醺。”公元121年,因冯焕官居高位,皇帝下诏为其树碑立传,乃今冯焕阙,距李荣选址的渠县渠江果酒厂仅 200 米。据酿酒专家和考古专家对土溪出土文物及传奇的“车旗深水”和罕见的“书铺厚土”进行了多次科学考察,结论:好水好地方产好酒。
     “你的酒量如何?中午整两杯?”李荣试探我。可惜,我已因身体原因戒烟酒一年有余。不过,我实话实说:“以前,土溪的汉碑白酒,我可以喝一瓶,广柑酒可以喝5瓶。我的酒量,不是吹牛的,一般的人赶不上。”我为曾经辉煌的酒史自豪。我说,我读小学时,婆婆蒸了醪糟,待那浮子起来,便会偷偷用勺子舀起喝,喝一碗没有问题。我念初中时,家里为了补贴家用,开了个小小的小卖店。那时卖白酒、香烟和粑粑饼饼。放学回来,我会用提子扯个2两白酒,边做作业,边喝酒,边吃一个饼子。通常,饼子吃完,2两白酒也就下了肚。广柑酒家里也会备2瓶,那是招待有身份的客人的。我一直在想,如果不考虑家庭经济拮据,我一个人就可以把家里“接待酒”广柑酒“消灭”。李荣接着说:“你那时还算懂事嘛!”
      太阳毫不吝啬地洒下来,我们身上暖乎乎的,心底暖洋洋的。李荣说:“人正则立,品正则兴;天道酬勤,商道酬信!冯氏家风馆就在我们酒厂百米外。我余生会把渠江广柑酒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我信服他,不过也提醒他:“不要忘了,渠江广柑酒的发扬光大这里面也有我任家的一半功劳!”当然,我也信心满满:“阙里賨都的汉阙会保护好,任氏家谱也会修好!”
 

【作者:任小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渠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达州文学艺术院首批特聘作家。现供职于渠县交通运输局。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发布 文章作者:任小春

上一篇:达州市开江生态环境局与重庆市梁平区生态环境局两地联合开展大气执法专项行动

下一篇:三汇,你将往哪儿去?——且为新年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