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古蔺县人民检察院跨域协作 破解“无户之困”守护弱势群体权益

更新时间:2025-09-29 浏览量:

近日,一面绣着“司法温情暖人心 检察力量护权益”的锦旗被送到了古蔺县人民检察院。送旗人杜某龙紧握检察官的手,哽咽道:“感谢检察官,帮助我们全家得到了交通事故赔偿款!”这面锦旗背后,是一场跨越川滇两省、联动多部门的司法救助行动,更是一段检察机关以法治之力破解“身份性贫困”、守护弱势群体权益的暖心故事。
      突发悲剧:一场交通事故揭开“身份迷局”
     2024年12月,杜某龙(残疾人)一家遭遇人生至暗时刻:长子杜某国被车辆撞倒,经抢救无效离世。2025年4月,杜某龙一家向古蔺县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肇事司机杜某波及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然而,法院审查时发现,杜某国母亲王某因无户籍、身份信息不明,不符合起诉条件,案件推进陷入僵局。2025年4月15日,杜某龙一家到古蔺县人民检察院请求支持起诉帮助。
    “孩子母亲患病无法表达身份,长子小国是唯一的劳动力,现在却出事了,现在家里还有两个没成年的孩子要上学,这场官司要是打不成,我们怎么办……”杜某龙的绝望,牵动了检察官的心。
      跨域协作:20年“黑户”终获身份
      古蔺县人民检察院受理支持起诉申请后,办案检察官多次深入王某常住地走访,通过与村民座谈、核实生活轨迹,了解到王某于20年前到古蔺生活,未生病前说过老家在“鸡足山镇”,但因文化水平等因素,记不清楚户籍地和身份信息。检察官根据现有信息初步锁定其原籍为云南省宾川县,随后,两地检察机关迅速启动跨区域协作机制,协同核查,确认王某系宾川县人,其因失踪于2015年被原籍公安机关注销户口。
    “身份确认只是第一步,恢复户籍才是关键。”检察官协调王某居住地村委会为其指定临时监护人,陪同王某赴云南省宾川县申请恢复户籍。在两地检察机关的帮助下,王某顺利恢复了户籍并办理了新身份证。同时,引导杜某龙、王某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为诉讼争取法律依据,鉴定结果显示:杜某龙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王某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和解达成:130万赔偿款守护家庭希望
      2025年9月26日,在法官、检察官的协调下,杜某龙一家与肇事方、保险公司达成和解:保险公司支付130.51万元赔偿款,肇事方另外支付赔偿款3万余元。“这笔钱对我们来说,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慰藉,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希望。”杜某龙感慨道。
      典型意义:法治温度照亮“隐形人”人生
      无户籍是特殊形态的‘身份性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必须从‘身份’根源发力。
      本案中,检察机关不仅通过支持起诉为弱势群体“撑腰”,还通过跨区域协作,共同破解诉讼主体身份难题,最终促成案件圆满解决。王某完成身份登记后,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医保,通过伤残等级鉴定办理残疾人证明,享受相关社保待遇。
      一面锦旗,一份肯定。古蔺县人民检察院以法治之力破解“身份迷局”,让“隐形人”被看见,让弱势群体感受公平正义,这正是司法为民最生动的诠释。

文章来源:古蔺县人民检察院 文章作者:朱宇

上一篇:黎平县孟彦镇:“三维发力”精准服务 助力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

下一篇:渠县李馥镇:激活无职党员“红色动能” 进一步深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