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红色资源 创新关爱模式——红原县关工委全力打造牧区青少年健康成长新阵地
更新时间:2025-08-20
浏览量:
近年来,红原县关工委立足“红色资源富集地”优势,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为主线,创新关爱模式,积极打造“红色夏令营”,探索出一条具有高原牧区特色的关心下一代工作路径。
聚焦红色基因传承,探索青少年思政教育“突破点”
始终将红色资源的拓展应用作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着力构建“一核多点”红色教育体系。一是精心设计研学路线,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串联日干乔大沼泽、亚克夏山红军烈士墓等红色地标,组织100余名青少年开展“走长征路、听微党课、唱红歌谣”三大体验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增强代入感,实现沉浸式红色教育。二是建强银龄宣讲团,精选10名政治素质好、表达能力强的“五老”人员,组建“长征精神银龄讲师团”“五老宣讲队”,召开“发挥五老作用,助力控辍保学”五老宣讲会,以藏汉双语相结合的形式讲述长征革命故事、未成年人保护等内容,发挥离退休老干部在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优势作用,全年开展宣讲23场次,覆盖青少年200余人次,以接地气宣讲“圈粉”青少年儿童。三是培育红色小传人,积极开展“雪山草地”红色文化传承活动,在各学校选拔20名红色文化小宣讲员,紧盯七一、国庆等节点,组织开展红军革命故事讲解35场次,覆盖学生1000余人次,营造全县少年儿童学习传承红色文化良好氛围。
立足牧区实际需求,构建青少年关爱服务“新矩阵”
针对牧区青少年成长特点,坚持“体验式教育+互动式成长”理念,推动红色教育入脑入心。一是创建“沉浸式”学习场景,2024年夏令营推出观看一部红色电影、体验一次牧民生活、编演一部红色课本剧、完成一次团队协作等“十个一”活动,特别是新增“雪山草地挑战赛”,通过负重徒步、搭建帐篷等实践,切实让青少年们感悟长征精神。二是搭建“互动式”成长平台,建立“大手牵小手”结对机制,每名“五老”志愿者联系2-3名青少年,在“五老”工作室设立爱心助力“心愿墙”,由青少年提出帮扶需求和微心愿,“五老”志愿者力所能及排忧助学、实现心愿,促成“老”的特长与“少”的需求精准对接。三是拓展“新风尚”家教讲堂,打造“五老”志愿者“家庭教育”希望讲堂,累计举办课堂4期,重点讲解良好家风家教培树,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科学报国意识培养等内容,覆盖青少年180余人次,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
多维发力强化保障,画好青少年关爱保护“同心圆”
坚持“短期活动”与“长期效应”相结合,建立“三位一体”保障体系。一是部门联动聚合力,联合县教育局将红色教育纳入中小学社会实践必修课,与县检察院、县妇联、县红会共建格桑梅朵、生命体验馆、心理健康咨询室等3个研学实践基地,形成“关工委统筹、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社会参与添动力,利用浙江交往交融夏令营、省内援助游学活动为契机,累计派出108名学生赴浙江、成都、绵阳等地研学游学,同步建立“夏令营+跟踪培养”模式,对表现优异的少年儿童纳入“红原好少年”人才库,给予持续关爱帮扶5次。三是品牌建设增活力,持续打造“行走思政课”“银龄工作室”等品牌,结合掌握的每年度新退休干部特长,动员加入工作室,积极开发思政教育课堂,逐步拓展至乡村学校,以点带面更大范围、更高质量激发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铸牢思想基石。
上一篇:阿坝州民政局:聚焦社会救助“三项整治”, 建章立制固长效
下一篇:党旗飘扬在一线 暖心服务保归仓——开江县甘棠镇多措并举以党建引领护航夏收工作